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监管动态
海昌所引入第三方社会监管力量 加强企业食堂食品安全监管
发布人:myw发布时间:2020-11-18 09:22:29

海昌市场所所辖海宁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地域广、企业众多,针对很多企业的食品安全主体意识不强,无证食堂数量较多,食品安全事故多有发生这一现状,自2019年起海昌所辖区在企业食堂的管理中引入第三方监管,有效扩大监管的分子效应,有效缓解基层日常监管压力。截止目前,海昌所共有企业食堂501家,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率下降80%,保障广大企业职工的就餐安全,为开发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一、科学调研,积极向地方政府汇报调研结果,寻求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一是借助力,造氛围。2019年海宁市企业食堂星级三年提升整治工作正式启动,极大地提高政府层面对企业食堂食品安全的重视度。二是速调研,早汇报。海昌所组织对辖区的企业食堂的现状进行调研,将海昌辖区企业食堂普遍存在的无证多、食品安全意识差等问题第一时间向地方政府相关领导和部门做好汇报,争取政府对企业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三是出政策,首引入2019年属地政府全市范围内首次引入了企业食堂的第三方监管力量,两年以来已累计保障第三方监管的经费80万元。同时还出台了街道的企业食堂提升改造的奖补措施的文件,给予提升企业食堂的给予500元、2500元和5000元的资金奖补政策。

二、细化运作,做好三定工作,明确了社会化第三方监管力量的日常监管的边界。一是定工作范畴。市场所和街道食安办共同商讨企业食堂第三方监管的工作定位,把日常监管包括无证企业食堂的排摸、有证食堂的日常检查以及企业食堂的有条件的改造提升,作为第三方社会化监管的重点工作,做到有原则可循。二是定工作细则。通过规范细化第三方的日常监管工作,力争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着装、统一检查流程、统一检查项目和统一考核。其中检查项目就涵盖了食品安全管理规范的13大项33个小项,有效实现企业食堂供餐的全程监管。三是定绩效补助。两年以来,为完善第三方管理的绩效考核,市场所和街道食安办从第三方监管的人员的配备情况、企业食堂的检查覆盖面情况、无证食堂无转有以及有证食堂的提升改造数量,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从而提高第三方监管的工作积极性。

三、注重实效,企业食堂实施第三方监管后,企业食堂监管进入行政监管+社会监管新模式

一是企业食堂持证率、培训率双提升,企业的责任人意识显提高。通过引入企业食堂的第三方监管后,海昌街道企业食堂的持证率大大提高。2019年海昌所辖区企业食堂新增200家,目前总量为501家。两年来共计培训企业食堂安全管理员800人次,企业的食品安全意识日益提高。二是星级规范食堂设立企业联络员,规范整治提升出长效。2019年提升改造企业食堂20家,并成功申报企业食堂三星级21家,四星级10家,五星级5家,创建成功数为全市前列,2020年力争完成共计42家的创建提升,并在星级规范食堂中设立联络员制度,把规范提升工作长效开展下去,也受到企业的欢迎。三是市场监管出重拳,依法查处有威慑。引入第三方后,海昌所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食品安全的执法和开展企业食堂的食品抽检等工作中,更好地保障了一线企业职工舌尖上的安全。借助第三方提供的无证食堂线索,海昌所已查办无证食堂的案件10起,向企业传递处法律的威慑力。完成食堂食用油的抽检10余批次。(海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