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把好食材溯源储存关。重点查看企业食堂的进货来源渠道和索证索票情况以及进货台账记录,要求做到采购的食材票证齐全有据可查。要求食物储存环境符合要求,特别查看仓库、冰箱等食品储存环境。为保证企业食品安全,要求食堂内做出的每样食品都要留样保管,留样盒上标注好留样时间等信息,如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可及时溯源追责。
二是把好消毒保洁关。依托科技手段,提升质量安全质效。对企业食堂使用的盘子、碗、勺子、筷子等常用的餐饮具进行抽检,抽检项目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GB 14934-2016)》标准执行,包括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大肠菌群等。采取调查抽样与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企业食堂在餐饮具清洗消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风险隐患,有针对性地加强企业食堂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各环节监管工作,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内部管理制度,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切实保障企业员工饮食安全。
三是把好跟踪闭环关。严格执法,敢于亮剑,形成监管高压态势。持续坚持问题导向,在检查中发现的食堂问题,约谈企业负责人督促其对食堂硬件设施限期进行整改,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按规定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同时针对发现的其他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将依法严肃查处。
此外海昌所还将检查工作与反对餐饮浪费工作相结合,督促企业做好公益宣传活动,在显著位置例如门厅、食堂、电梯等有“公筷公勺、杜绝浪费”等相关内容的公益宣传,在每张餐桌上有“公筷公勺、杜绝浪费”等相关内容的桌贴、桌牌。将制止餐饮浪费与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相结合,加强对企业食堂倡导节俭行为的监督,强化对企业员工的宣传引导,积极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就餐氛围。(海昌所 盛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