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监管动态
海宁“三字诀”推进省级“阳光餐饮”示范综合体创建
发布人:myw发布时间:2021-05-17 09:59:01

“阳光餐饮”综合体建设是提升餐饮质量安全水平、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海宁银泰城商业综合体地处市区核心商圈,现有餐饮商户60余家,其中门店餐饮占50%,是海宁市首个创建“阳光餐饮”的综合体。为高效高质推进该示范综合体创建,海宁局聚焦“信息亮、要素全、管理智”,全面协调指导10余次。目前,银泰城内门店餐饮智安厨房建成率100%,餐饮反浪费宣传率100%,食安码公示率100%,食安责任险普及率60%

一、着眼“亮”,以阳光餐饮为关键,打造安全餐饮综合体

一是后厨环境“屏上看”。针对餐饮店原有视频监控五花八门、仅内部可视等问题,组织餐饮单位进行培训,宣讲阳光厨房的意义及基础要求,明确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阳光厨房是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监督权的重要途径,餐饮单位要及时对故障摄像头维修,确保粗加工、烹饪间和洗消间3个基础点位配备摄像头,结合店内实际需要,在N个必要点上如专间、仓库等区域及时加装摄像头,视频内容在店内显著位置向消费者展示。目前,银泰城内30余家餐饮单位已实现“3+N”视频监控,且均在店内电视屏上实时播放。

二是店家信息“码上查”。把商家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后厨照片、量化等级等信息综合到一个二维码上,该码公示在店门外,消费者可随时扫码查看商家相关信息。同时在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区域设置“集中展示区”,滚动播放商家门头后厨照片、营业资质、近期食品安全检查结果等内容,引导消费者到食品安全水平高的餐饮店就餐。目前,银泰城内所有餐饮单位均实现“一店一码”,拥有专属“身份证”供消费者查验。

三是自治结果“群共享”。银泰组建食品安全自治共治管理小组,由综合体负责人任组长,组员由管理方和餐饮店两方人员组成,建立定期自治机制。管理小组每周对餐饮店全覆盖检查一次,检查内容主要是餐饮店证照、台账记录、场所卫生等,检查结果分“好中差”在餐饮业主群内共享;实行组员“滚动制”,如某组员所属的餐饮店在定期自治自查中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则该组员不参与下次检查,待问题整改完成后重新加入管理小组。通过这种互查互评、群共享检查结果的方式激发餐饮店食品安全管理内驱力,由他律转向自律,由被动转向主动,逐步实现“自我监督、自行管理,自觉整改”。

二、着眼“全”,以要素集成为重点,打造放心餐饮综合体

一是宣传餐饮反浪费。为营造“反对餐饮浪费、文明节俭用餐”的消费氛围,银泰加大宣传力度,在公共显示屏上播放“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公益宣传片和“海宁市餐饮企业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宣传引导片;30余家餐饮单位签订承诺书,承诺明码标价、不设最低消费、不设消费陷阱、不设不公平规定、提供公勺公筷等,并在餐厅显著位置张贴醒目标识,提醒顾客适量点(取)食。目前,餐饮单位反浪费“三有”“三不”全覆盖,一家自助餐厅创新推出“押金制”,即顾客用餐前缴纳一定数额的押金,结账时服务人员根据剩余餐量退还押金,以此引导督促消费者减少食物浪费。

二是建设放心餐饮店。以示范综合体创建为契机,整体推进商圈放心餐饮建设。利用创建培训会解读现场评估标准,结合视频“阳光厨房”建设让餐饮店开展首轮自查,再由第三方人员逐条对标进行二轮检查并指导其完善改进,最后由市场监管部门对基本符合标准的餐饮单位验收评价。为强化动态管理,把评估标准整合到银泰食品安全每周自治共治内容及食品安全第三方评估督导内容中,形成管理方周查、第三方月查、监管部门半年查的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提升创建成果。

三是推广食安责任险。为提高综合体内食品安全事故预防和救助水平,分散餐饮企业经营风险和事故处置压力,有效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鼓励餐饮企业购买食品安全责任险。由保险公司根据餐饮店面积及数量,制定三种保险方案供选择。目前,已有30余家餐饮店购买保险,后续将继续普及食安责任险,并向所有购买食品安全责任险的餐饮店统一发放食责险的标志。

三、着眼“智”,以数据应用为基础,打造品质餐饮综合体

一是“智能厨房”防范风险。将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和餐饮店内部食品安全管理深度融合,智能晨检集员工打卡和健康监测于一体把牢“上岗关”,人工智能AI识别后厨操作的五类不规范行为进行自动抓拍把牢“操作关”,物联感应对专间温湿度、冰箱温湿度、紫外线消毒、餐具消毒等6项设施设备进行精确感测和异常示警把牢“环境关”,所有异常信息自动采集并推送到餐厅后厨主管手机上,有效解决操作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瓶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提升管理绩效。目前,综合体餐饮区内的餐饮店智能晨检和AI抓拍(烹饪间)全覆盖,2家餐饮店后厨实现物联感应。

二是扫码“好差评”优化服务。由第三方食品安全评估督导人员每月对银泰内餐饮店食品安全日常管理情况现场评估,评估记录上传至巡检平台生成“食安码”公示在店内,消费者扫码后可参照巡检记录,结合自己在店内的体验对该餐饮店作出匿名评价推荐,评价内容分为“食品安全”“环境卫生”和“服务质量”三方面,每方面评价指数从低到高依次为1-5,最后评价结果公开,顾客可参考该店推荐指数选择是否到店就餐,店家根据评价呈现的短板,及时修复顾客体验,提升餐饮品质。

三是驾驶舱助力管理。建设食安数据驾驶舱,集成餐饮店分布、AI抓拍记录和晨检数据等实现三大功能:一是展示功能,直观展示餐饮店多种数据信息,如界面循环展示餐饮店AI抓拍的违规照片、餐饮店晨检人数和健康状况、第三方定期评估结果以及综合体内大中小型餐饮数量和平面分布;二是分析功能,管理主体能获取综合体内实时“红榜”“黑榜”餐饮店数量,了解餐饮店主要食品安全问题类别;三是管理功能,管理主体将食品安全水平作为对餐饮店宣传前的考量,为真正的“品质美食”做宣传,另一方面,和监管部门形成合力,共建应急联动机制和违法商家信息移送通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