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海宁市召开市食安委全体(扩大)会议暨省食品安全市创建工作推进会议。市食安委主任、市长曹国良,市食安委副主任、副市长杨文华,市食安委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各镇(街道)食安委主任、副主任,市政协、市人大相关负责人,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市食安办主任、市场监管局局长章如强通报海宁市2017年食品安全工作情况,并介绍省食品安全市创建工作进展情况。2017年,海宁市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县(市)、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市),基本实现了地产大宗农产品全程可追溯的目标,主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覆盖率达100%。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及师生监督组织建成率实现两个100%,阳光厨房比例100%。农村家宴中心建设扩面提质,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全年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83件,罚没款385.3万元,取缔食品“黑作坊”17个,排除食品安全突出隐患1158个。
随后,市食安委副主任、副市长杨文华与各镇(街道)、开发区签订了《2018年度海宁市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长安镇、马桥街道分别作了表态发言。
市食安委主任、市长曹国良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全市上下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他强调,2018年,各地各部门要紧扣创建省食品安全市这一目标任务,强化责任意识,严把细节、着眼全域抓落实,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全力以赴抓创建,以创建带动我市食品安全工作体制机制和水平的提升;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新要求;要强化责任意识,全域布局、紧抓细节、严控源头,进一步减少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吃得放心。
曹国良要求,要不断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提高基层队伍工作效率,进一步发挥好基层队伍作用,延伸监管触角,提高处置能力;要在校园食品安全、重点地产食品等容易引起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领域组织开展好专项整治,解决好直接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突出问题;各地各部门要压实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企业主责,强化属地监管责任,强化行业共管责任,进一步拓展社会监督渠道,建立健全覆盖全市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