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农村家宴
让农村家宴吃得放心 浙报点赞海宁给“土厨师”立规矩
发布人:myw发布时间:2018-05-26 10:52:38

      5月25日,《浙江日报》社会版刊发《我省构建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让农村家宴吃得放心》一文,点赞海宁给“土厨师”立规矩。以下是报道原文:

在农村,但凡有人要办红白喜事,不用主动上门相邀,亲朋邻居会自发赶到主人家,帮忙杀鸡剖鱼择菜摆家宴。农村家宴不仅是传统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更是亲朋邻里交往的一种方式。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发展,除了常规的婚丧嫁娶之外,剃头酒、满月酒、寿酒之类的农村家宴数量及规模逐年攀升,而食品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仙居、海宁、柯桥等地尝试建设农村家宴中心,构建硬件达标、厨师准入、服务规范、明厨亮灶的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消除“脏乱差”现象。

     今年,农村家宴厨房建设工作列入我省十大民生实事之首。我省17个部门联合出台了《浙江省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其中明确提出,未来三年内,浙江将建成规范化农村家宴中心4500家,今年计划建成1500家。

    海宁 给“土厨师”立规矩

    5月17日早上7时,海宁的付旭升和其他4名厨师一起早早赶到家宴中心,张罗起马桥街道先锋村村民王忠良的乔迁宴。这也是这位深耕餐饮20余年的老厨师今年第56场农村家宴。

“以前我们在农村烧菜,就是‘一块砧板三把刀’。同样一块砧板,又切蔬菜又切肉食,现在规范多了。”付旭升说,他们各自准备了多种砧板、刀具和容器,制作加工时生熟分开,“蓝色是切海鲜的,红色是切肉类的,绿色是切蔬菜的,就像大酒店里的厨师一样。”

2016年,海宁出台了我省首个《农村家宴厨师服务操作规范》的地方标准,对现场管理、食品安全管理等农村宴席的整个流程进行了规范,具体到家宴接单、前期准备、备案登记、家宴准备、家宴制作、应急处理、家宴结束等7大服务内容,还有制定菜单、食材采购、食物留样等21项服务程序及其操作细则。

    作为农村家宴食品安全把关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海宁明确规定家宴厨师必须有营业执照、健康证明、食品安全管理培训合格证书三张证照,并列入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管理范畴。目前,全市农村家宴厨师“一照两证”市场准入备案共有1225人。

有了“一照两证”并不代表就有“市场”。海宁创新性地引入动态考核,对获得执业资格的厨师,依据《海宁市农村家宴厨师记分评价办法》进行评价,健康证明、培训学习、家宴制作等都被列入厨师考评内容。自然年度内,扣加分累计-20分以内的为红榜,厨师将被推荐;-21分至-30分为灰榜,食安办将对厨师进行约谈;-30分以上的纳入黑榜,厨师一年内禁止从事家宴服务。“红灰黑榜”通过海宁市餐饮食品安全网进行公布,引导市民选择可靠的厨师从事家宴服务工作。